拼板胶注意事项 -- --建议使用方法 -- 1、使用前与相配的固化剂混合,比例为100:10~15; 2、不可加水灌其他杂质。 --注意事项 -- 1、木材水份处理控制到含水率8~12%,不可超过15%,否则会影响粘接强度。 2、拼板前木材要处理干净、平整、光滑、不弯曲,最好是当天备料当天拼完(放置隔天会返潮变形)。配置胶水前,先准备好加压设备和其他干净而不含水份的工具。 3、胶水与固化剂配比混合必须充分搅拌均匀,应用电子称算重量,如用量杯,每一次必须称好再倒入杯内,然后用笔画好位置,下次根据第一次计算位置来量即可(因为固化剂和水的密度不同),比例是计算重量,不计体积。 4、胶水和固化剂混合比例为100:10~15之间,最好用多少配多少,1~2小时左右内用完最佳,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泡 现象属正常现象,微泡可继续使用,如发现泡过多,请用干净木条搅拌几下,气泡下沉可再使用。 5、板材基面涂胶一定要均匀,板材涂胶拼板后加压速度要快,板材需在15分钟内加压完,否则表面会固化;胶层尽量涂厚,以防表面固化,涂胶量为300g/m²左右,在拼板加压后两边必须有胶挤出来,无胶属不正常现象,易开裂。 6、包装桶取胶或取固化剂后,注意把袋口或盖封好,防止产品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以免失效。 7、在加压时压力要平衡,压力:软木6~10kg/cm2,硬木10~15kg/cm2。 8、加压时间越长越好,如长时间加压,小面积板材可在1~2小时后卸压,大面积板材最好在3~5小时后卸压,但转下道工序时必须在卸压后3小时左右,因凡是水性胶在干燥天气完全固化时间为70小时。 9、下班之前应用自来水清洗工具,上班后即可用干净而不含水份的工具,并尽量多备几套工具(如牙刷、滚刷)。 10、如需测试请最好在拼好板三天后,建议测试方法:把拼好的板放在沸水里煮4小时,再拿出来于60℃烘箱烘烤18小时,然后试拉力强度。冷热循环测试:在-25℃环境下,冰冻2小时,停止30分钟后再把所测试的板放于70℃的热水中浸泡2小时,同样的方法6个循环。 -- --组装胶操作注意事项 -- --木材含水率:木材含水率控制在6~10%,适用于小面积木材拼板;若木材含水率较高时(高于12%),须加倍延长加压时间,同时须参考成品销售地区的平衡含水率后决定最后适当的加工含水率,从而选用最适当的胶合剂。针对含水率在10~14%的木材,如果用于椅座板或椅脚等,则建议改用S-402/405/9800拼板胶。 -- 木材表面加工精密度:加工面不可有锯痕或刨痕,即加工面要保持平整,胶合 面加工精密度最好不要大于0.1mm。 -- --最低使用温度:组立胶的最低使用温度为2℃,因此较一般白胶的最低使用温度15℃更适用于冬天寒冷干燥地区的木材胶合作业。但若是低于2℃,则胶膜不易形成,会导致胶合失败。故为安全起见,建议最低作业环境温度为5℃(胶温、木材温、胶合机械等)。 -- 布胶量:每一胶合层的布胶量为180~250g/㎡,用于硬木45角度及端面胶合时,请使用较高布胶量或双面布胶,以减少单面布胶、欠胶现象以确保胶合强度。 -- 开放组立时间:木材上胶后等候组立期间的时间称为开放组立时间,开放组立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胶膜表面未形成前完成组立,以避免干燥胶合及胶合强度降低。天气热时追加3%的水或增加布胶量可延长作业时间。 -- 加压时间:须在胶仍呈液体流动状态时,施加足够及均匀的压力直到胶液从拼接处(胶合层)呈小粒状挤出即可。不足的加压压力,会使得胶合线太厚,而导致胶合强度不够。建议高密度的木材施加12~15kg/cm2的加压压力,低密度的树种(例如松木)则施加7~10kg/cm2即可。
|